如果將自己看作生活的CEO,身邊的伴侶位置設(shè)想成一個職位的話,大概任何雇傭者都無法忍受長期的職位空缺。因為這會影響到“公司”的當下運營,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計劃。
參考大公司填補職位的方法,像獵頭一樣去尋找另一半吧!
定下自己的標準
獵頭工作流程中的第一步是分析、評估客戶需求,也就是知道客戶想要聘請什么樣的人,這個準備步驟同樣適用于尋找另一半?!昂涎劬墶边@樣抽象主觀的描述肯定不會出現(xiàn)在招聘啟事中,因為它是效率的絆腳石。
拿出紙筆,將你想要伴侶擁有什么樣的特質(zhì)一條一條記下來——當然不是叫你拜金,不過如果你十分確定你想要的是個開寶馬奔馳的人,那就把這一點寫下來吧。在獵頭們狩獵的過程中,他們更偏愛那些需求明確的招聘方。所以,他們會在準備過程中花大量時間反復(fù)跟招聘方溝通,盡可能地了解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包括學歷、工作經(jīng)驗、薪資要求乃至于人脈資源等等。
獵頭主要是跟招聘方對話,你要為自己獵愛,那就需要反復(fù)拷問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伴侶。如果實在毫無頭緒的話,不如畫張大表,由外到內(nèi)有邏輯地按照各個選項來填寫,從身高體重到收入、家庭,再到興趣愛好。這些選項未必需要精確到厘米或者元,但必須劃定出可接受的范圍。要是實在不知道從何下手,也可以試試反推法——人們不一定能說出自己喜歡什么,但一定知道自己最討厭什么。
在列的過程中,回顧一下你曾經(jīng)有過的“合眼緣”對象,你會發(fā)現(xiàn),無論你過去喜歡過幾個人,他們間總有些共同特質(zhì),而這些,就是你需要畫上五角星的重點標準。等到那張白紙上的選項都填滿了,未來伴侶的形象也就漸漸清晰起來,把尋找到他/她列上你的日程吧!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在列出對方的條件時,先得考慮一下自己能夠開出什么樣的“價碼”。正如在獵頭界,不會有人隨便去挖比爾·蓋茨一樣,除非你是布拉德·皮特,否則就別要求對方像安吉麗娜·茱莉一樣風情誘惑外加比例上佳。讓夢中情人的想象回歸夢中,現(xiàn)實中找愛的請回歸現(xiàn)實。
弱關(guān)系的運用
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弱關(guān)系的運用同樣有效。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相親成功概率特別低,導(dǎo)致你的相親經(jīng)歷可以比拼“我的相親對象是極品”的微博?除了她們不一定了解你的需求之外,交際圈不夠廣也是重要的原因——她們一般就近在自己的工作單位或者健身的公園給你找出她們認為的“好青年”??偠灾齻儫嵝挠杏?,手法卻不夠“獵頭”。
如果你羞于主動拓展弱關(guān)系的話,不妨借力使力,多親近那些熱衷于組織朋友聚會的人。這些好心人甘當友誼的橋梁,他們的背后有一張看不見的關(guān)系網(wǎng),原定5人的聚會在他們的張羅下能夠升級成30人的聚會。在他們的聚會上,你不會感覺很尷尬,因為滿場可能都是不太認識的人。一次聚會勝過三次相親,多參加幾次這樣的聚會,你的找愛效率也許就能大大提升。
如果你是單獨行動派,那就將弱關(guān)系的拓展重心放在地點的選擇上。喜歡看書的文藝女,就多去圖書館、書店轉(zhuǎn)轉(zhuǎn);喜歡運動的陽光男,就穿上運動服在操場上跑跑;喜歡白領(lǐng)范兒,就多在城市商務(wù)區(qū)的咖啡館坐坐。這些地點能夠聚集一批氣味相投的人,而且他們中不少人都勇于搭訕。就算跟他們發(fā)展不成伴侶關(guān)系,也可以通過發(fā)展他們的朋友來補充你的人脈,慢慢挖掘合乎需求的候選人。
評估候選人
經(jīng)過以上兩個步驟之后,無論是獵頭還是尋愛,候選人都應(yīng)該已經(jīng)被圈定出來。所謂候選人,一般不止一個。獵頭會通過電話、面談等接觸職位候選人,通過聊天來判斷對方的條件是否適合那份職位,以及對方是否有意跳槽。這樣的試探一般會偽裝成吃飯喝茶的形式,而不是在小房間里擺開面試桌椅那么正式——那是企業(yè)面試時才會采取的步驟。
在尋愛這件事上,你是自己的獵頭,需要為自己把關(guān)。將一開始為自己制定的標準表拿出來,考量眼前的幾位候選人身上是否有你絕對不可接受的特質(zhì)——比如不夠孝順,或者不夠上進等硬傷??陬^承諾和表白往往是不夠真實的,你需要在具體事件中觀察對方的反應(yīng)。比如在上進這件事上,觀察他/她平常對工作的抱怨程度深淺就可知道。
如果對方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長達半年以上,卻始終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去改變,那么你基本可以為他打上出局或者留待察看的標簽。因為他在工作中的態(tài)度很可能被順延到婚姻生活中,沒人希望自己的婚后生活陷入喋喋不休的抱怨和停滯中吧?
沒人喜歡自己被那么明顯地評頭論足,你的計分本最好隱藏在心里,哪怕是在自己的上鎖日記本里。找愛的評估同樣需要花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你需要多跟候選人吃飯、打電話,乃至于旅行。哪怕是壓馬路時男方究竟應(yīng)該走內(nèi)側(cè)還是外側(cè),懂得評估的人也可以看出許多門道來。感謝時代進步,這已經(jīng)不是那個約會一次就要定終身的古時候了。
咨詢和后續(xù)服務(wù)
在相處一段時間之后,循序漸進地將候選人引入你的社交圈,先是朋友見面,最后才是介紹給家庭。除非你找的伴侶實在太反常規(guī),否則朋友一般不會發(fā)表異議——但是家人,尤其是父母,那可就不一定了。
等等,先別急著耍叛逆,認為與父母有代溝才會導(dǎo)致他們對你找到的伴侶候選人如此不滿。當事情從談戀愛層面上升為婚姻級別,你的客戶需求就要在自己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幾條——父母需要什么樣的家庭新成員。物質(zhì)條件最好限定,常常被掛在兩代人的嘴邊。在因家庭而分手的情侶眼里,那些丈母娘/婆婆瞬間升格成王母娘娘,面目可憎地拆散一對是一對。
現(xiàn)實是,因為婚姻問題而決裂的家庭畢竟占少數(shù),事實上,大部分問題都可以通過反復(fù)溝通來解決。這方面可以參考獵頭工作,招聘方找到基本屬意的候選人,不代表獵頭的傭金就已經(jīng)完全到手了?!白稍兒秃罄m(xù)服務(wù)”是獵頭的收尾工程,他需要負責向被錄用的候選人提供跳槽的人事咨詢幫助,還需要協(xié)助候選人解決試用期間產(chǎn)生的種種適應(yīng)問題。這活兒放在婚戀中,就是解決你的伴侶候選人可能跟你的家庭產(chǎn)生的摩擦。
事情的癥結(jié)通常不在物質(zhì)條件,而在雙方的相處方式。你這個“獵頭”是否稱職,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事情的結(jié)果。在這個步驟里,你的角色需要稍加轉(zhuǎn)換,變成雙方的咨詢師,將父母(招聘方)和伴侶候選人(應(yīng)聘者)的需求綜合在一起,尋找其中的平衡點。
有兩個守則在職場和家庭都是通用的,第一是信息透明,隱瞞履歷是最有風險的一種行為;第二是彼此尊重,如何在父母、自己與伴侶間平衡,其實跟獵頭在客戶與候選人之間的互動是大同小異的:你不能逼著兩方來做事情,但這也不意味著,你可以無視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