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職場人來說,沒有什么比上班更痛苦的事情了,工作多的忙不過來,可是事情卻永遠處理不完。 之前看到有腦洞大開的網民把一周由簡單的Monday到Sunday換了一個更有趣并生動形象的稱謂:Monday等于忙day;Tuesday等于求死day;Wednesday等于未死day;Thursday等于受死day;Friday等于福來day;Saturday等于灑脫day;Sunday等于傷day。初看覺得很搞笑,仔細一想,卻是入木三分的表現了一個職場人一周的心情,不禁感嘆網民們的才華。而在職場上,在所有這些“day”當中,若是被問及最忙碌、最辛苦的那一個,回答多半會是“忙”day無疑。
首先,周一是對上一周工作的收尾時間。有調查顯示,42%的職場中人不希望在周一被各種工作之外的因素打擾。因為周一需要應付周末的工作堆積,大量的雜亂工作需要在周一的時候做出整理,恨不得把一天變成48小時,讓每一分每一秒都發(fā)揮到最高效率。其次,周一又是一周的開始,有需要完成的一周的工作設定,需要制定一周的工作計劃,也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安排或工作。所以周一是一個身心的過渡期,是一周當中最為忙碌的一天。
如何讓你的周一不再是“忙”day
第一,規(guī)劃好一周的工作任務。很多人為了讓周一之后的幾天不那么辛苦,會選擇在周一那天把工作做一大部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們每天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務,并不適合在一天做完或者做一大半。效率高是好事,可以避免了拖延之嫌,但是矯枉過正也是不好的。工作又忙又雜亂主要是因為思路不清晰,任務不明確。而做好一周的規(guī)劃,則有利于幫你理清思路,很快進入到工作狀態(tài),這樣才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工作起來自會有條不紊。
第二,調節(jié)心態(tài),提高工作效率。好的心態(tài)在職場上是灰常重要的,心態(tài)好了,自然而然就會狀態(tài)好,狀態(tài)好了,才會有好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高了,“忙”day也就不那么忙了。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心態(tài)越好,越不會忙碌無頭緒;而做到不忙碌無頭緒,也會使人身心健康舒暢。而較高的工作效率又可以使人較快的完成工作,這樣留有余閑,便會有時間檢查工作,或者活動一下筋骨,都是可以的。如此這樣長期下來,在日常工作中,“忙”day便不再是最辛苦的那一天了。
第三,勞逸結合,適度放松。長時間工作的狀態(tài)會使人疲勞,長時間的疲勞不但不利于工作,亦不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之所以會覺得周一會忙、會累,也是因為疲勞的緣故。因此,適時地放松一下,做到勞逸結合才是產生效率的正確做法。為此,我們可以選擇在工作之余抽出一點點時間做做運動,或者爬爬樓梯,或者做做簡單的體操,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覺得“忙”day并沒有那么忙了。